亞洲創新者主動型ETF:2022年第1季度回顧
增長股今年開局艱難
2022年第1季度是亞洲增長型投資的又一段艱難時期。由於中國COVID-19疫情捲土重來導致增長放緩,增長前景疲軟以及市場情緒受挫對我們很多持股造成衝擊。近期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了始於2021年下半年的原材料通脹問題,並直接影響亞洲的製造業。但我們仍堅信,得益於龐大的人才儲備,亞洲將在電池、太陽能及自動化等新興製造業領域實現高速增長。
儘管於最近數月,這些熱門行業亦受到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但這些行業的結構性趨勢表明,需求仍十分強勁。因此,即使近期存在不利因素,我們並未被迫對投資組合進行任何重大或草率的改變,且我們大部分持股目前的交易價格均具有吸引力。
互聯網平台公司走出週期低谷
對於騰訊及阿里巴巴此類互聯網平台公司而言,最大的風險之一是監管可能造成拖累,給公司未來的增長前景帶來不確定性,並影響其短期收益。然而,於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召開關鍵會議後,我們目前認為這些公司已走出週期低谷。副總理傳遞的關鍵資訊之一是,各部門及機構應審慎行事,以避免損害資本市場的發展,出台任何敏感的監管規定前都應與經濟部長協商。這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過去數個季度,發布的針對互聯網平台公司的監管規定並未對該行業及經濟進行周到的協調或計算。似乎不同部門之間不存在協調機制,這可能是由於政府有強烈意願遏制最初出現於過去十年互聯網平台盲目擴張時期的任何弊端及問題。但現在,副總理的講話表明,政府要考慮政策的協調性,從而削弱對市場及經濟的影響。
因此,我們預計這利好中國互聯網平台公司未來的股價。但從長遠角度而言,我們整體上並不看好該行業,我們看到的跡象表明,互聯網平台公司為在廣告及電子商務領域爭奪更多份額的競爭將十分激烈。總之,我們現時樂意持有互聯網平台公司的股份,但隨著監管週期的變化,我們積極增持股份的可能性不大。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引發香港市場的恐慌
3月中旬,有關俄羅斯向中國請求軍事援助的消息以及倘若中國作出回應可能受到的制裁,進一步引發香港市場的恐慌情緒。然而,我們及中國專家均認為,鑑於中國需要平衡與歐洲(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的關係,中國支持俄羅斯軍事行動的可能性很低。此外,考慮到中美關係緊張,我們認為中國將尋求保持歐洲在這一方面的中立立場。因此,倘若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援,歐洲可能會失去平衡的作用。
據《經濟學人》3月初報導,與政府有關聯的中國國防公司拒絕俄羅斯提出的為俄羅斯機提供戰鬥機齒輪組件的請求。因此,與內地投資者相比,香港市場參與者對俄羅斯請求的敏感程度令人意外。
中國Omicron疫情加劇
鑑於中國繼續實施嚴格的清零防疫措施,市場愈發擔憂Omicron變異株導致中國(尤其是上海)爆發的最新疫情可能會嚴重擾亂經濟活動。自3月27日以來,擁有2,500萬人口的上海已經實際封鎖了一個月。
有人指出,中國可能會維持嚴格的疫情防控政策,直至2022年下半年全國黨代會舉行之後。但與此同時,我們看到香港於過去數月應對Omicron的經驗出現積極的訊號,這為中國管控疫情傳播提供寶貴的經驗教訓。自疫情開始以來,香港已有120萬例確診病例,死亡人數超過9,000;意味著死亡率為0.8%。1然而,香港政府報告稱,90%的死亡病例來自未接種疫苗的患者。2
此外,根據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分析,注射第三劑疫苗後,BioNTech及北京科興的疫苗在降低感染病毒嚴重程度及降低死亡率方面均非常有效。3因此,長期以來對科興等中國研發的疫苗應對Omicron的保護力較低的擔憂,現已證明是錯誤的。我們認為,如果中國能夠加快疫苗接種計劃並提高加強劑注射率,則中國將具備放寬防控措施的良好條件。截至3月底,中國約88%的人接種了兩劑疫苗,而僅約48%的人接種加強劑疫苗。4
總而言之,我們預計現時上海等城市的封鎖將導致未來數月零售、工業生產及貿易活動萎縮,而一旦加強劑疫苗注射比例達到臨界值,中國將做足準備接受COVID-19成為一種流行病。
通脹影響電池及電動車行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鋰及鈷價格隨之上漲,導致電池成本上漲一直市場擔憂的另一個問題。這引發電動車及電池供應鏈領域進行庫存調整。然而,我們對這一問題的擔憂遠低於市場。
首先,根據我們的渠道檢查,現貨價格並非實際支付的價格,大公司支付的混合鋰價往往明顯低於現貨價格。此外,主要電池及電動車公司已經設法轉嫁大部分的成本上漲。過去數月,包括特斯拉及比亞迪在內的很多中國廠商均提高建議售價(MSRP),以抵銷成本壓力。投資者現時正觀望在未來數月漲價對需求的影響,然而初步數據顯示,訂單量仍然強勁。
其次,汽油及柴油價格上漲(中國3月份價格按年上漲25%),以及消費者對燃油成本進一步上漲的預期,將促使消費者捨棄內燃機車型,而更多地考慮電動車。
能源價格上漲與太陽能產業
我們認為,天然氣及煤炭是直接競爭的能源,因此天然氣及煤炭的能源價格上漲將是太陽能模組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特別是對於美國,由於美國天然氣資源豐富,太陽能難以與廉價的天然氣競爭。
但考慮到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緊張局勢導致天然氣供應短缺,美國的天然氣發電與太陽能相比不再具有成本競爭優勢。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2021年的數據,太陽能已成為中國、美國、歐洲及印度這前四大能源消費市場中最廉價的能源。5 因此,我們仍然看好太陽能供應鏈,該行業將在未來數年加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