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資料
投資者請勿單憑本網頁作投資決定,應閱讀本產品的發行章程所載的詳情及風險因素。投資包含風險,概不能保證一定可付還本金。投資者應注意:
- Global X 中國生物科技ETF (「本基金」) 於股票證券的投資須承受一般市場風險,其價值可能因投資情緒變動、政治及經濟狀況及發行人特定因素等多種因素而波動。
- 生物科技公司在研發方面的巨額投入不一定會帶來商業上成功的產品,且取得監管批 准(例如產品批准)的過程漫長而昂貴,不能保證取得或維持必要的批准。
- 中國是一個新興市場。本基金投資於中國公司,該公司式涉及較高風險和特殊考慮因素,而這些特殊因素通常不涉及在較發達市場的投資,例如流動性風險、貨幣風險、政治風險、法律和稅收風險、以及可能有大幅度的波動。
- 單位於香港聯交所的成交價乃受單位供求狀況等市場因素帶動。因此,單位可 能以對比其資產淨值的較大溢價或折讓買賣。
- 本基金的合成模擬策略涉及將其資產淨值的最多 50%投資於金融衍生工具(主要為通過一個或多個對手方進行的融資總回報掉期交易)。與金融衍生工具有關的風險包括對手方╱信貸風險、流動性風險、估值風險、波動風險及場外交易風險。金融衍生工具容易受到價格波動及較高波動性的影響,可能存在較大買賣差價及沒有活躍二級市場。金融衍生工具的槓桿元素╱部分可造成的損失金額可能遠高於子基金投資於金融衍生工具的金額。
- 作為證券借貸交易的一部分,由於借出證券定價不準確或借出證券價值變動,故存在抵押品價值不足的風險。 這可能導致基金蒙受重大損失。借用人可能無法按時或甚至根本不能歸還借出的證券。基金可能因此蒙受損失,而追回借出的證券亦可能有延誤。這可能限制基金根據贖回要求履行交付或 付款責任的能力。
季度業績更新——Global X 中國生物科技ETF (2820)
行業動態
Global X中國生物科技ETF 8 月份錄得正回報。8月20日,國務院總理在北京調研生物醫藥產業時強調,需通過高質量科技賦能和政策支持,推動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提質升級。高層領導還會見了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董事長,並表示歡迎全球生物製藥企業加強對華合作。8月底,國家醫保局公佈符合參與國家醫保目錄調整條件的藥品最終名單。國內生物科技企業普遍對即將開始的談判持樂觀態度,認爲條款正變得更加有利和靈活。(未來資產,2025 年 8 月)
《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政府正在起草一項限制中國藥品及創新療法(主要針對許可活動)的行政命令(EO)。白宮發言人表示政府並未”積極考慮”該草案。儘管此事仍處於早期階段且高度不確定,但中國生物科技企業在此類不確定性中可能展現出更強的韌性——部分頭部企業具備自主開展全球臨牀試驗的能力。且即使行政命令生效,中國藥品仍可向歐盟/日本企業進行對外授權。(《紐約時報》,2025 年 9 月 10 日)
個股點評
江蘇恆瑞醫藥(1276 HK)
恆瑞醫藥8月公佈的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符合預期:當期營收86億元人民幣(同比+12.5%),藥品銷售額約71億元(同比+15%),較一季度11%的同比增速有所提升;淨利潤26億元(同比+25%)。公司上半年完成的港股IPO及多項對外授權交易,爲後續研發管線推進、收購/引進項目以及新商業團隊建設提供了充足資金。(公司數據,2025 年 8 月)
合作收入成爲恆瑞的新盈利增長點。二季度確認了2025年3月與默克達成的授權協議帶來的約15億元收入。更多交易(包括葛蘭素史克5億美元首付款)有望在下半年反映在收入中。此外,恆瑞於9月與美國新創公司Braveheart Bio達成新授權協議,授予其一款藥物大中華區以外權益,獲得6500萬美元首付款(3250萬美元現金+價值3250萬美元的Braveheart股權)、1000萬美元近期技術轉移里程碑付款,以及最高10.13億美元的臨牀及商業里程碑付款加銷售分成。憑藉深厚的研發管線和廣泛的業務拓展努力,恆瑞未來幾年可能持續獲得對外授權收入。(公司數據,2025 年 8 月)
百濟神州(6160 HK)
百濟神州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表現穩健:營收13億美元(環比+18%),淨利潤9430萬美元,雙雙超市場預期。明星產品BRUKINSA(澤布替尼)的強勁銷售勢頭(尤其在海外市場)推動當期利潤率擴張。公司同步上調了2025年營收指引下限和毛利率指引。(公司數據,2025 年 8 月)
8月25日,百濟神州宣佈與Royalty Pharma(納斯daq: RPRX)達成協議,以最高9.5億美元的對價出售其抗腫瘤藥物IMDELLTRA(替雷利珠單抗)在中國以外地區的銷售分成權。根據協議,百濟神州將獲得:1)8.85億美元首付款;2)12個月內以最高6500萬美元對價出售剩餘分成權的選擇權;3)年度銷售額超過15億美元后的部分分成收益。該交易標誌着公司與安進(AMGN)合作迎來里程碑回報,並進一步強化現金儲備以開拓未來機遇。(公司數據,2025 年 8 月)
行業展望
在全球化主題延續、國內政策支持、企業盈利改善及宏觀環境向好的共同推動下,中國生物科技板塊仍是年內表現最佳的領域。近期重大對外授權交易彰顯全球對中國企業創新質量的認可。我們發現過去兩年對外授權交易數量及首付款金額呈加速增長趨勢,且創新葯佔比持續提升,表明中國原研資產進入美國/全球市場正成爲生物科技領域新常態。生物科技企業盈利改善和商業化進程加速,有望提振投資者對中國醫療健康板塊的情緒。Global X中國生物科技ETF(2820 HK)投資於30家主要業務爲研究、開發、製造和分銷使用生物藥劑的新葯、療法或疫苗之公司。(未來資產,2025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