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進入高增長期
中國政府正推出各種規劃和指引鼓勵電動車行業發展,推動汽車從單純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轉變;而國內電動車和動力電池製造商也通過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和完善供應鏈,吸引到一批國際知名車企來合作。我們相信這一趨勢在未來相當長時間會持續,電動車行業開始進入高增長期,為相關行業帶來投資機會。
中國國務院日前發布《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目標到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佔新車銷量的比重由目前的5-6%提升至20%,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千瓦時/百公里。
規劃並指出,致力於2035年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强國際競爭力。純電動汽車成爲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近期也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綫圖2.0》,提出至2035年,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各佔50%,汽車産業實現電動化轉型。
- 最大電動車市場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自2015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産銷量和保有量已經連續五年排名全球第一。中國也是各種電動車基礎設施最完善的國家,截至今年9月,全國累計建設的充電站達到4.2萬座,換電站525座,各類充電樁達到了142萬個,車樁比約爲3.1:11,較2015年的6.4:1 比例遞減,顯示電動車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2
作為最先從疫情中走出來的國家,中國汽車市場的復甦相當迅猛,尤其是新能源車銷售。中國乘用車聯合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4.4萬輛,同比大增119.8%,環比亦增長15.9%。
政策的推動和業界的技術實力使得中國電動車和電池製造商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佔據重要的位置。不少國際知名車企正加速在中國市場的佈局,設立工廠或與本地企業合作,實現供應鏈本地化和銷售全球化的發展策略。
特斯拉(Tesla)在其上海超級工廠製造的標準續航版Model 3已於10月底出口到包括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士在內的十多個歐洲國家。特斯拉在中國製造的Model 3使用由中國最大的電動車電池生産商提供的磷酸鐵鋰電池。3
此外,大衆汽車也提高了其在全電動合資企業江淮大衆汽車中的股份並收購了中國電池製造商Gotion 26%股權。大衆集團計劃2020-2024年間與三家中國主要汽車製造商的合資企業一起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投資約150億歐元,以實現大規模電氣化。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爲汽車産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新能源汽車已成爲全球汽車産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我們看好這一領域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