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運算拉近疫情下的社交距離

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令人始料未及,但其亦對雲端運算行業帶來的機會也是前所未有的。

疫情給許多行業帶來損失,人們因封鎖措施及保持社交距離而無法外出工作。因此,大多數活動轉移至網上平台,這使得雲端相關技術的終端用戶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強勁。人們居家遠程辦公;學生及與老師之間透過網絡課堂相互交流,而購物及娛樂亦僅需點擊幾下鼠標即可進行。

實現這一切的關鍵技術就是雲端運算,即透過互聯網或雲端交付運算服務,包括服務器、存儲、數據庫、網絡連接、軟件、分析及智能服務,從而實現更快創新、彈性資源及規模經濟。雲端運算為各種先進應用提供大量資源,以收集、分析及儲存各類數據。

中國雲端相關技術的滲透率仍相當之低,但新冠疫情無疑加速了中國雲端運算的運用。疫情有望於未來幾個月或一年內平息,但其對技術使用的結構性轉移以及工作及生活方式的影響將會是持久的。

從線下到網上

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很多線下活動迅速轉向網上,這令網上服務提供商更容易吸引用戶。美國銀行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航空公司達到5000萬用戶需要64年時間,Netflix需要7年,但Disney+僅用五個月就達到此用戶數據,因小朋友停課在家。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中旬,195個國家的學校(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關閉令15億青少年受到影響。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的許多網上課後輔導機構持續向學生提供網絡教學,這在某種程度上有助它們大幅擴張業務。這在二三線城市尤其有效,因為這些城市曾因流量獲取成本及本地低成本競爭者而難以滲透。

年初部分雲端公司亦開放其平台,允許新客戶及現有客戶免費使用其資源,從而幫助他們維持受到疫情衝擊業務的運營。中國公司對雲端技術的意識逐漸增強,隨著重啟運營及僱用新僱員,它們開始更頻繁採用雲端技術。

根本性轉變

大多數個人及公司在封鎖措施解除後預期將恢復此前的工作、學習或購物方式。然而,根本性的轉變已經出現,很多體驗過網上方式的人們可能認為其有吸引力,因而會於未來尋找更多這樣的機會。

例如,在疫情期間被迫依賴遠程辦公的公司可能會重新考慮長途差旅的必要性,因為長途差旅可由更為廉價及高效的視頻會議替代。習慣於網上購物的消費者亦可能不如以往那麼頻繁地光顧實體購物商場。

一家研究機構近期發佈其截至4月19日的最新課後輔導移動應用程式軟件追踪記錄1。記錄顯示,儘管主要在線大班課後輔導應用程式軟件的每週活躍用戶數(WAU)自3月初的峰值水平有所回落,但年初至今仍錄得92%的強勁增長,表明整體維持率為31%,應超過市場預期。

近期對基本面分析師的一項調查亦表明,56%的分析師認為,居家辦公技術將產生持久影響並於新冠疫情後繼續得到運用2。75%的分析師認為,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將是其業內最重要的技術,僅次於雲端運算(48%)及5G(27%)。

現狀

中國仍處於雲端運算行業發展的早期階段,相比美國,市場的滲透率明顯較低。根據IDC的數據,中國公共雲的市場規模僅為美國公共雲市場規模的2%-3%,公共雲採用率僅為8%。

資訊科技支出方面,Gartner及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企業的支出為中國企業支出的5.6倍,但2019年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僅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5倍。

低滲透率表明未來該行業將有巨大增長潛力因中國正試圖迎頭趕上,使雲端運算行業的發展達到該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的同等水平。中國國內市場對其本土品牌更加有利,本土品牌能夠更深入了解並更快適應客戶的需求。本地軟件即服務(SAAS)公司亦能更靈活定制軟件,以適應本地法規及監管的變動。

增長潛力

環球雲端基礎設施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持續快速擴張。中國的雲端資本支出很可能成為該國加速其建造「新基建」工程下數據中心的關鍵增長驅動力,新基建工程旨在緩解新冠疫情的影響及探索經濟長期增長引擎。

中國未來三年的資訊科技支出預計超過美國,未來十年每年的投資總額將增至570億美元,較過去三年的410億美元上升3

除政府扶持外,中國亦有一些實力雄厚、充滿活力的市場領導者,他們願意大力投資雲端運算,以滿足中國企業對雲端服務及優先考慮企業穩健性及資源靈活性的迫切需要。一旦公司的資訊科技資源遷移至雲端,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工具的種類將不斷增加,可幫助企業進一步發展其商業戰略。